从飞跃发展带来环境阵痛,到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70年来,伴随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加速推进,我国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道路。特别是十八大以来,污染治理力度之大、制度出台频度之密、监管执法尺度之严、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,前所未有。如今,我国生态文明红利正不断释放,越来越多的地方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,绿水青山美丽画卷越铺越广,金山银山发展之路越走越宽。
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治理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,曾经被称为“死亡之海”的库布其沙漠,原来几乎寸草不生、动物绝迹。如今,6000平方公里的绿洲,5000亿元的生态财富,让库布其沙漠成为目前世界上被整体治理的沙漠,生态环境与治理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,为世界提供了荒漠化治理的中国样本。
“四梁八柱”制度体系基本形成“四梁八柱”,来源于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建筑结构,生态环境与治理靠四根梁和八根柱子支撑着整个建筑,四梁、八柱代表了建筑的主要结构。令人瞩目的环保成就背后,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步稳蹄疾。我国生态环境保护“四梁八柱”制度体系基本形成,环境法治建设加快完善。
环保产业迎来战略机遇期,在规划、政策及强有力的环境监管引领和推动下,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环保产业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期。中国环境保护协会、生态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联合发布的《中国环保产业分析报告2018》指出,2015-2018年,生态环境与治理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约达16%,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,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提升。环保产业营业收入与GDP的比值,已由2004年的0.37%增长到2017年的1.63%,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从0.3%上升到2.4%。